日期:2016-10-05
2016年第二屆【挺挺動物生活節】於活動期間每逢周六日舉辦「挺挺動物座談會」,講座旨在由我們住居身邊的動物開始談起,再擴及到野生動物、海洋生物的生態關懷,首場由吳念真、齊柏林、Raye三大導演講述《一切從「理解」開始》,以下為第一場講座Raye部分的全程側寫。
記錄/洪佳如(文字工作者)
Raye開頭便表示,自己導的《十二夜》許多人都說不敢看,其實她自己也非常討厭看,但她認為:「你不敢看,正因為你在乎;如果連在乎的人都不敢,如何去影響其他不在乎或不知道的人?」因此她希望大家鼓勵身邊的朋友去看,同時也很感謝台灣有很多人勇敢踏出這第一步。
Raye非常喜歡挺挺動物生活節的標語─「動保不是社會議題,是美好的生活實踐」,她認為,為動物發聲,就是最好的生活實踐,且不只討論大多數人所關心的流浪動物,也為留給野生動物更多棲地空間做宣傳。
關於同伴動物,Raye說因為自己的工作時間很長,如果養一隻狗在家裡,卻不能時常陪牠散步、玩耍,是滿殘酷的,所以她選擇養貓,原本想要生活中有貓作伴,沒想到卻養到一隻個性很像狗的貓,不但打開門會迎接你,而且很黏人。
養貓之後,與朋友合租的工作室又來了 3隻小貓。有一回走在路上,看到3隻還沒開眼的小奶貓,被人「活著也當作死了」一樣,用塑膠袋掛在電線桿上,她連忙搶救下來送到動物醫院檢查,並找到有經驗的「奶貓手」幫忙照顧。
原本以為這麼小的幼貓性命不保,沒想到卻健健康康活下來,接著就是要為牠們找到新家,可是帶回工作室之後,室友們一看紛紛融化了,捨不得讓牠們手足離散,於是最後決定每間辦公室負責認養一隻。直到今日,雖然當時的室友已經各分東西,但3隻小貓現在都各有歸屬,確保不會回到街頭流浪。
拍《十二夜》時更失控了,面對安樂死的威脅,有時她不免問自己:「為什麼這一隻有機會被領養,另一隻就沒有?」其實每一隻狗只要好好對待,都有機會找到溫暖的家,所以她很想幫每一隻狗都尋覓到那個機會,但她也同意吳念真,她說:「如果飼養寵物像婚姻,那麼項圈就是婚戒。」
她呼籲,飼主一定要將動物納入生涯規劃,考慮未來5年、10年彼此的生活方式,並堅持住「領養不棄」的價值觀。「無論什麼理由,棄養所造成的後果都是一樣的,傷害就是傷害,死亡就是死亡。」
Raye在開拍《十二夜》的時候,有個很強的動機是「想要消滅收容所這個地方」,但當她越是張開眼睛深入議題,越是發現真正問題的源頭已不是收容所、流浪犬,而是長久以來人類「將狗視為娛樂」所造成的種種後果。
「想要翻轉價值觀,需要更全面性的反省。」我們如何體認到在大自然中,人類不是唯一重要的物種?她說:「如果你願意將動物受苦的事實,放在自己的需求面前去思考,你就可以看見牠們的困境。」我們想要改變現狀的想法,就是一種對過去價值觀偏差的彌補。
Raye在《十二夜》拍攝過程中從沒放棄過,即便當時每天哭泣,仍滿腔熱血想要施展「洪荒之力」,她不斷找更多管道,希望更多人看見,也希望看過的人都能主動跟身邊的朋友聊聊這件事。「但在每個人觀念不一的情況下,最簡單的事,往往也是最困難的。」最後,Raye請大家雞婆一點,關心朋友的處境,因為其實有棄養念頭的飼主,往往也是需要幫助的人。
電影《十二夜》Twelve Nights 完整版:
動物當代思潮團隊將持續側記「挺挺動物生活節」各場次講座內容,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鎖定。
2016第二屆【挺挺動物生活節】
年度展題:HOME(Harmony、Obligation、Modest、Eternal)
挺挺動物聯合展:9/1-10/22,台中文創園區-衡道堂-多功能展間
挺挺動物嘉年華會:10/1-10/2,台中市政公園-市府大樓側廣場
【挺挺動物講座】
三大導演:吳念真、齊柏林、Raye 《一切從「理解」開始》
教育專家:湯宜家、山夢嫻、吳宗憲、林憶珊 《動保「心」生命教育》
保育專家:徐昭龍、廖珠宏、陳美汀、李璟泓 《從淺山保育走向里山生活》
海洋研究:余欣怡、徐啟峻、王昭湄 《從海洋保育走入里海生活》
【挺挺動物影展】
10/8-9 《野望影展在挺挺動物生活節》
10/15 簡毓群導演:《海廢》、《相遇抹香鯨》、《白海豚練習曲》
10/16 柯金源導演:《海》、《餘生共游》
更多活動詳情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