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4-11-02
記者 李娉婷/報導
獼猴數量引發的人猴衝突問題,日本也同樣存在,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29日舉行「獼猴健康與族群經營管理研討會」,邀請國內外學者進行專題演講,日本岡山理科大學動物學科的清水慶子(Keiko Shimizu)博士在研討會中以「獼猴的生殖控制」為主題,說明日本使用的獼猴族群數量控制方式。
日本獼猴是目前所知生活地區最北的非人類靈長目動物,分布在北海道外的日本全境,推測約有100萬隻,數量相當龐大,人猴衝突當然也無可避免的存在,清水慶子博士表示日本管理獼猴的方式分為「行為控制」與「族群控制」兩類,行為控制包括使用圍網、電網、鞭炮、超音波、以狗驅趕等,而族群控制則是包含捕捉移除、撲殺與生育控制。
撲殺為傳統上使用的族群控制手段,不過由於相當不人道,已漸漸的不被人接受,因此近年來多提倡以絕育、節育等生育控制方式進行族群控制(註),清水慶子博士說明絕育為以手術方式使動物不再具有生育能力,而節育則為使用子宮內避孕器、口服避孕藥、賀爾蒙注射、賀爾蒙皮下植入等方式控制生育。
清水慶子博士表示理想的生育控制應具備避孕效果好、無毒、無副作用、非永久性、適用時間有彈性、低價位、對動物不產生社會性與行為性影響、可遠距離施用、不會在食物鏈中殘存等特性,由於絕育具有不可恢復性,因此節育較絕育為人推廣。
方法 |
預後(註2) |
持續時間 |
捕捉/麻醉 |
OVX(卵巢切除) |
不可逆 |
永久 |
需要 |
IUD(子宮內避孕器) |
可逆 |
使用期間 |
需要 |
口服避孕藥 |
可逆 |
使用期間 |
不需 |
賀爾蒙注射 |
可逆 |
4個月 |
需要 |
賀爾蒙皮下植入 |
可逆 |
3年 |
需要 |
其中賀爾蒙注射為注射人工合成助孕素MPA,是動物園也會使用於族群數量控制的方式,主要使用對象為靈長目與食肉目動物。
對獼猴進行避孕是否會有後遺症?清水慶子博士說明,避孕在人類社會發展已有相當長的時間,對哺乳類動物很有用,目前日本施行避孕的獼猴還沒有看見減少生育外的影響,不過還是需要對獼猴做更多、更長時間的生理監測,實施避孕方式前也要先仔細的評估,才能了解避孕可能對獼猴產生的危險與副作用。
(註) 日本依然開放撲殺日本獼猴,節育為控制數量的其中一種方式,非全面性。
(註2)預後:預測疾病的可能結果;根據某病例的性質和症狀預測疾病的痊癒。